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边饷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ānxiǎng

边饷

拼音biān xiǎng

注音ㄅㄧㄢ ㄒ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边饟 ”。亦作“ 边銄 ”。犹边粮。《宋史·食货志上一》:“不知今日国用边餉,皆仰和糴。”《宋史·蔡挺薛向等传论》:“ 薛向 虽无三子劳,而董漕边饟,不乏仰给,持重枢府,不启事端,又其善也。” 元 欧阳玄 《郎中苏公画像赞》:“蚤以讜言,屡忤权桐,晚著惠爱,足食边饟。”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二:“量减士卒,以稍紓边餉。”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条陈兴革》:“民得钱以助耕农,官得息以资边餉。”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正项钱粮并不见解到,竟有个尚义的百姓助起边銄来。”

基本含义

  • 指边远地区的官员,由于交通不便,常常延误发给他们的工资和粮食。

详细解释

  • 边饷是由“边”和“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边指边远地区,饷指工资和粮食。成语的含义是指边远地区的官员,由于交通不便,常常延误发给他们的工资和粮食。

使用场景

  • 边饷一般用于形容工资和粮食因为地理条件等原因而延误发放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地方或单位的工资发放不及时。

故事起源

  • 边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在古代,交通不发达,边远地区的官员往往因为交通不便而延误发放的工资和粮食。这个成语就是根据这个历史背景而来的。

成语结构

  • 边饷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边”修饰名词“饷”。

例句

  • 1. 由于山区交通不便,这里的村民常常遭遇边饷问题。2. 这个单位的工资发放一向不准时,经常出现边饷的情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边饷”这个词语与边远地区的官员因为交通不便而延误发放的工资和粮食的情况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边远地区的交通条件和官员工资发放的情况,以及现代社会中工资发放的相关政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因为下雪,学校的食堂今天没有饭菜,我们都遭遇了边饷。2. 初中生:由于地震,受灾地区的人们的救灾物资一直没有送到,他们经历了边饷的困境。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公交车司机因为工资一直没有发放,他们也遭受了边饷的困扰。

拆字解意

边饷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