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十二月律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èryuè

十二月律

拼音shí èr yuè lǜ

注音ㄕㄧˊ ㄦˋ ㄩㄝˋ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十二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初学记》卷十五引《乐纬》曰:“六律:黄鐘(十一月)、大簇(正月)、姑洗(三月)、蕤宾(五月)、夷则(七月)、无射(九月)。六吕:大吕(十二月)、夹鐘(二月)、仲吕(四月)、林鐘(六月)、南吕(八月)、应鐘(十月)。阳为律,阴为吕。总谓之十二月律。”参阅 清 崔述 《补上古考信录》卷上。

基本含义

  • 指按照规定的时间或程序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

详细解释

  • 十二月律是一个形容词语,由“十二”和“月律”两个词组成。其中,“十二”表示时间,代表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月律”表示律法或规定。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按照规定的时间或程序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它强调了严谨和规范的态度,要求按照规定的时间或程序来完成任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们严格遵守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工作或活动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公司的员工们都按时按规定完成任务,或者用来形容一个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完成作业和学习。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起源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但它的意思和用法都与时间和规定有关。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时间和规定,认为按时按规定地完成任务是一种职业道德和素质的体现。因此,这个成语的意义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时间和规定的重视。

成语结构

  • 十二月律的结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我们公司的员工都很守时,每天都按时出勤,真是十二月律。2. 这个学生非常严谨,每天都按照课程表来安排学习时间,真是十二月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十二月律”与时间和规定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严肃的人在一个大钟前,每当钟声响起,他都会按照规定的时间开始工作。通过联想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对时间和规定的重视,以及其他与时间和规定相关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例如,“按部就班”、“守时”等。这些成语和习惯用语都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时间和规定的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我是一个十二月律的好学生。2. 初中生:老师说考试时间是下周五,我会提前复习,按时参加考试,我要成为一个十二月律的学生。3. 高中生:我每天都严格按照课程表来安排学习时间,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十二月律的学生,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拆字解意

十二月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