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石赑屃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í

石赑屃

拼音shí zé x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石赑屃 - 简介

    “赑屃”,发音为bìxì。《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所以也称为石赑屃。

    石赑屃 - 背景资料

    中国民间传说龙生九子,通常把赑屃排在九子首位,一般在各地宫殿、祠堂、陵墓中可见到赑屃背负石碑,这样的石碑来历都很显赫,多数是当时皇帝所赐封。赑屃喜好负重,形状似龟,但细看却有差异。赑屃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赑屃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石赑屃 - 发现

    天津

    武清千年石赑屃

    2006年,天津武清区黄花店镇解口村的施工现场挖出一尊石赑屃,这尊石赑屃静静地卧在草丛中,尺寸大约长一米、宽半米、高半米。其形似龟,背部有纹路,但头部不完整,只剩一小部分。

    据村民介绍,这尊赑屃可能与村里的解口塔遗址有关,解口塔相传始建于辽代,已于20世纪20年代倒塌。2006年,当地进行施工改造时,挖掘机一铲挖出了这尊石赑屃,石赑屃的头部当时被破坏。之前,村里曾有老人看见过一块刻满文字的石碑,但字迹模糊,20世纪60年代,石碑被毁坏。

    武清区文化局的文物专家在石赑屃出土不久后曾前往现场勘查,从其形制和纹饰上可断定石赑屃历史悠久,且古代多为皇帝所赐封。但这块石赑屃头部损坏,背负的石碑又不见了,无法确定年代,也就没有研究价值,所以一直未进行保护。

    河北

    河北邯郸大名古城发现的石赑屃。

    2010年10月,在河北省大名县东、西城门施工现场,当地有关部门分别挖掘出了一尊石赑屃。其中西城门的体积略大,仔细看来仍可见石赑屃背上的纹路,“有龟甲纹路和一些装饰纹”,石赑屃的腿部经过时间的洗刷已被磨平,整个石赑屃有一米多长,半米多高。

    后经该县文保部门介绍,这对石赑屃因为时代久远,挖掘出来时也没有石碑资料记载,所以还不清楚是哪个年代。现在,这对石赑屃都已被移往大名县石刻博物馆收藏,截至目前(2010年11月),这对赑屃的具体情况仍在进一步考证中。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举止粗鲁、无礼。

详细解释

  • 石赑屃,古代的一种石雕,形状丑陋粗糙,没有美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粗鲁、无礼,没有修养。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懂礼貌、不尊重他人的人。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保持良好的礼貌和修养。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一位叫石赑屃的石匠,他雕刻的石像形状丑陋,没有美感。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行为举止粗鲁、无礼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石赑屃

例句

  • 1. 他的言辞粗鲁无礼,简直就像一个石赑屃一样。2. 小明平时很有礼貌,绝对不会做出石赑屃一样的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石赑屃”与“粗鲁无礼”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形状丑陋的石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礼貌、修养相关的成语,如“温文尔雅”、“有礼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话没有礼貌,就像一个石赑屃一样。2. 初中生:他的行为粗鲁无礼,简直就是一个石赑屃。3. 高中生:我们应该避免成为石赑屃,要时刻保持礼貌和修养。

拆字解意

石赑屃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