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真
拼音tài zhēn
注音ㄊㄞˋ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古代指构成宇宙的元气。《文选·傅毅<舞赋>》:“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李善 注:“太真,太极真气也。”泰,一本作“ 太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正直,言行真实可信。
详细解释
- 泰真是由“泰”和“真”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泰”意为威严,庄重,指人品高尚;“真”意为真实,可信,指言行真实可靠。泰真一词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举止真实可信,具有威严庄重的特点。
使用场景
- 泰真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可以用来赞美他人的真诚和正直。例如,当你想表达某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真实可信时,可以使用“泰真”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汉书·窦融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窦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官员,他性格正直,为人诚实可信,因此被人们称为“泰真先生”。这个故事使得“泰真”一词成为形容人品高尚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体成分为“泰真”,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例句
- 1. 他是一个泰真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非常诚实可信。2. 我们应该向泰真的人学习,保持正直的品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泰真”与“品德高尚,言行真实可信”等词语进行关联记忆。可以想象一个正直诚实的人,身上散发出威严庄重的气质,这样就能够记住“泰真”的意义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诚实、真实相关的成语,如“正直无私”、“言行一致”等。这些成语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泰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泰真的人,他说的话永远都是真实可信的。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泰真的人学习,保持正直的品德。3. 高中生:他的威严庄重的形象让人们对他的言行更加真实可信,他真是一个泰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