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鹅鹳在词典中的解释
éguàn

鹅鹳

拼音é guàn

注音ㄜˊ ㄍ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鵞鸛”。1.《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 华氏 战於 赭丘 。 郑翩 愿为鸛,其御愿为鹅。” 杜预 注:“鸛、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鸛”并举指军阵。《文选·张衡<东京赋>》:“火列具举,武士星敷,鹅鸛鱼丽,箕张翼舒。” 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谓武士发於此而列行,如箕之张,如翼之舒也。” 唐 权德舆 《明经策问》之一:“阵为鵞鸛,战岂捷於鱼丽;诅以犬鸡,信寧优於牛耳。” 明 徐渭 《李伯子画册序》:“然鱼鸟鹅鸛具载阵法中。” 陈去病 《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番舶正连鹅鸛阵,怒涛如振鼓鼙声。”
    (2).水鸟天鹅与鹳鸟。 宋 孔武仲 《汴河》诗:“共夫鹅观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 明 徐渭 《长干行》:“月落沙昏寻不见,满江鹅鸛弔雄雌。”

基本含义

  • 鹅鹳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容貌或举止像鹅和鹳一样奇特或滑稽可笑的成语。

详细解释

  • 鹅鹳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容貌或举止像鹅和鹳一样奇特或滑稽可笑。鹅有着长脖子、圆胖的身体和憨态可掬的形象,而鹳则有着长腿、长嘴和高大的身材。所以,称人为鹅鹳,是形容其外貌或行为滑稽可笑,给人一种有趣的感觉。

使用场景

  • 鹅鹳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滑稽可笑的情况。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举止搞笑或外貌怪异,也可以用于调侃自己或朋友的滑稽表现。

故事起源

  • 关于鹅鹳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古代的民间故事有关。

成语结构

  • 鹅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的举止像鹅鹳一样滑稽可笑。2. 她的外貌有些像鹅鹳,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鹅和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长着鹅脖子、圆胖身体的鹅和一个长着长腿、长嘴的鹳在一起,形象生动有趣。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鸟类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自然界的描绘和人们对鸟类的观察和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止像鹅鹳一样滑稽可笑,我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2. 初中生:她的外貌有些像鹅鹳,总是让人忍俊不禁,但她却非常自信。3. 高中生:他的举止有点像鹅鹳,但这正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让人难以忘记。4. 大学生:虽然他长得有些像鹅鹳,但他的才华和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5. 成年人: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像鹅鹳一样,放下自尊和面子,大胆尝试一些新鲜事物。

拆字解意

鹅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