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括派
拼音tiē kuò pài
注音ㄊㄧㄝ ㄎㄨㄛˋ ㄆ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明 末研习科举应试的八股文的学派。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四:“此实对於晚 明 之帖括派、清谈派施一大针砭。 清 代学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於文人,实 炎武 啟之。”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言辞谄媚、奉承他人。
详细解释
- 帖括派是由“帖”、“括”和“派”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帖”指附和、奉承;“括”指括弧,表示引号;“派”指派遣、派系。帖括派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为了讨好他人,不顾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而奉承他人。
使用场景
- 帖括派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取悦上级或他人而不择手段、迎合他人意见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贬义的场合,揭示那些阿谀奉承、追求个人利益的人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帖括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做帖括的人,他为了取悦当时的权贵,总是奉承他们的言辞。他的奉承之词常常带有括弧,表示他在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引号,不真实、不坦诚。因此,人们就用“帖括派”来形容那些奉承他人、言不由衷的人。
成语结构
- 帖括派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总是帖括派,不管对谁都是一副奉承的样子。2. 那个人为了得到晋升,变得越来越帖括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带着括号,表示他的话不真实、不坦诚,而是为了取悦他人。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信息,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和解释,扩大自己的成语知识储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帖括派,总是为了取悦老师而不择手段。2. 初中生:班里有一个同学很帖括派,他总是奉承班主任,希望能得到特殊待遇。3. 高中生:我不喜欢那个同学,他是个帖括派,总是为了取悦别人而不顾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博取上司的欢心,变得帖括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