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螗蛦在词典中的解释
táng

螗蛦

拼音táng yí

注音ㄊㄤˊ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即螗蜩。《方言》第十一:“蝉, 楚 谓之蜩, 宋 衞 之间谓之螗蜩。” 郭璞 注:“今胡蝉也。似蝉而小,鸣声清亮, 江 南呼螗蛦。” 清 杭世骏 《续方言》卷下:“螗,一名蝘虭, 青 徐 人谓之螇螰, 三辅 以西为蜩, 梁 宋 以东谓蜩为蝘,俗呼为胡蝉, 江 南谓之螗蛦。”参见“ 螗蜩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败坏,没有节操。

详细解释

  • 螗蛦是一种昆虫,古代人认为螗蛦的品性卑劣,行为恶劣,因此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败坏,没有节操。

使用场景

  • 螗蛦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者日常口语中,用来形容那些品德败坏、行为无耻的人。

故事起源

  • 螗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王献之传》中,记载了晋朝时期一位叫王献之的人,他为人奸诈,品德败坏,被人称为“螗蛦”。后来,人们将螗蛦作为成语使用,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没有节操的人。

成语结构

  • 螗蛦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螗”和“蛦”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行为真是螗蛦不堪,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2. 这个人做事不择手段,真是个螗蛦之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螗蛦与品德败坏、行为恶劣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螗蛦在做一些坏事的场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和行为有关的成语,如“败坏家风”、“无耻之徒”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作业,真是个螗蛦。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作弊,被老师发现了,真是个螗蛦不堪。3. 高中生: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连自己的朋友都出卖了,真是个螗蛦之徒。4. 大学生: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公款,真是个品德败坏的螗蛦。5. 成年人:他为了谋取私利,不惜伤害他人的利益,真是个没有节操的螗蛦。

拆字解意

螗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