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恫骇在词典中的解释
dònghài

恫骇

拼音dòng hài

注音ㄉㄨㄙˋ ㄏㄞ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恐吓;吓唬。 郭沫若 《盲肠炎·双声迭韵》:“他们要恫骇麻雀子,只消立几个稻草人不也就够了吗?”

基本含义

  • 极度恐惧、惊恐。

详细解释

  • 恫骇是指非常恐惧或惊吓到极点的状态。形容人在面对可怕的事物或情况时,心神恍惚,丧失了应有的反应能力。

使用场景

  • 恫骇常用于形容人面对突发恐怖事件或极端危险时的心理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对于某个令人震惊、惊讶的事物的反应。

故事起源

  • 恫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四年》中。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被困在楚国,楚国的公子孙叔敖为了帮助重耳逃离楚国,冒着生命危险,夜晚潜入楚国公子的住所。在行动过程中,他遭遇到了一只恶犬。恶犬的凶猛和突然出现让孙叔敖感到恫骇不已,但他并没有退缩,最终成功救出了重耳。

成语结构

  • 恫骇由两个汉字组成,恫和骇。恫表示极度恐惧,骇表示惊吓。

例句

  • 1. 那个小偷被警察突然出现吓得恫骇不已。2. 看到那个恶心的画面,我感到恫骇,不敢再看下去。

记忆技巧

  • 想象自己遇到了一只凶猛的恶犬,感受到了极度的恐惧和惊吓,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恫骇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恫骇相关的成语,如恐惧万分、骇人听闻等,可以加深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看到蜘蛛我感到恫骇,赶紧跑开了。初中生:听到那个鬼故事,我感到恫骇,晚上都不敢一个人出门了。高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感到恫骇,需要调整心态来面对。

拆字解意

恫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