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耽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dānshū

耽书

拼音dān shū

注音ㄉㄢ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酷嗜书籍。 唐 皇甫冉 《送韦山人归所居锺山》诗:“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唐 秦韬玉 《采茶歌》:“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 闽 甌 睡先足。” 金 元好问 《杨焕然生子》诗之三:“半生辛苦坐耽书,我笑先生老更迂。”

基本含义

  • 指因过度沉迷于读书而忽视其他事务,耽误了工作、学习或生活。

详细解释

  • 耽书一词由“耽”和“书”两个字组成。耽意为沉迷、迷恋,书指书籍。耽书形容人过度迷恋读书,以至于忽视了其他重要事务,导致工作、学习或生活受到影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生或读书人过度痴迷于读书,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例如工作、家庭或社交活动。

故事起源

  • 成语“耽书”最早见于《后汉书·贾谊传》。贾谊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非常沉迷于读书,常常整天埋头于书本之中,忽略了国家大事和政务。因此,后来人们用“耽书”来形容过度迷恋读书而忽视其他事务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整天耽书,连家里的家务都不做。2. 考试快到了,你不要再耽书了,要开始复习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耽书”:1. 将“耽书”分解为两个字:耽和书。2. 耽可以联想为“沉迷”,书可以联想为“读书”。3. 将“耽迷读书”与“忽视其他事务”进行关联,形象化地想象一个人整天埋头于书本之中,忽略了工作、学习或生活。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读书相关的成语,例如“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耽书,连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了。2. 初中生:他为了追求知识,不惜耽书到深夜。3. 高中生:考试临近,她不再耽书,开始认真备考。

拆字解意

耽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