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急
拼音xiōng jí
注音ㄒㄩㄥ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水势湍急。《元史·汪德臣传》:“ 嘉陵 、 白水 交会,势汹急。”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迅猛急促,势头猛烈。
详细解释
- 汹急指事物迅猛急促,势头猛烈,形容情况紧迫、激烈或气势猛烈。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水流湍急、狂风暴雨、战争爆发等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人的行动或思维迅猛激烈,如“汹急的步伐”、“汹急的心情”。
故事起源
- 《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期,齐国的景公在位时,国内发生了一次大水灾,水势汹涌澎湃,洪水滔天,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景公听说后,立即下令修筑堤坝,抢救灾民。这个故事中的“汹涌澎湃”形容了洪水的势头非常猛烈,后来演变成了成语“汹急”。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洪水汹急,人们紧急转移。2. 战火汹急,士兵们英勇奋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洪水”、“战争”等有关的场景进行联想记忆。也可以将“汹急”与“迅猛”、“猛烈”等近义词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汹急”意思相关的成语,如“汹涌澎湃”、“汹涌澎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暴风雨下得很汹急,我们都躲在教室里。2. 初中生:他的步伐汹急,好像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发生。3. 高中生:战争爆发时,士兵们的情绪汹急,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