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草庐三顾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osān

草庐三顾

拼音cǎo lú sān g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ǎo lú sān gù ㄘㄠˇ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

    草庐三顾(草廬三顧) 

    语本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諮臣以当世之事。” 汉 末 刘备 欲得贤辅,曾三诣 隆中 ,枉驾 亮 舍,虚心就教,历来引为礼贤下士的佳话。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下:“ 王介 字 中甫 , 衢州 人,博学善讥謔…… 熙寧 初, 荆公 以翰林学士被召,前此屡召不起,至是始受命。 介 以诗寄云:‘草庐三顾动幽蛰,蕙帐一空生晓寒。’用蕙帐事盖有所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后世唯 诸葛武侯 有 伊尹 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 耕莘 聘币,已略相类。”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追求真理或者希望得到某人的帮助时,不畏艰险,多次三番地去寻求帮助。

详细解释

  • 草庐,指简陋的茅草屋;三顾,指三次拜访。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三顾茅庐》。故事中,刘备三次到草庐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表达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和坚定的决心。因此,“草庐三顾”成为了形容人们为了追求真理或者得到某人的帮助而不惜艰险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畏艰险,多次尝试或者努力。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刘备是蜀国的创立者,而诸葛亮则是蜀国的重要谋士。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希望他能出山辅佐自己,但诸葛亮一直隐居在草庐之中。刘备为了请到诸葛亮,不畏艰险地三次到草庐拜访,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和帮助。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导师的指导,草庐三顾,终于得到了他的帮助。2. 她为了追求真理,不惜草庐三顾,终于找到了答案。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草庐三顾”联想为一个人在茅草屋前三次拜访,以追求自己的目标或得到帮助的决心和努力。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三顾茅庐》这个历史故事,了解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事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为了得到老师的帮助,草庐三顾,最终他帮我解决了问题。2. 初中生:为了考好数学,我草庐三顾,向老师请教了三次,终于提高了成绩。3. 高中生:他为了得到心仪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草庐三顾,多次向老师请教,最终被心仪的大学录取了。

拆字解意

草庐三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