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巴掌会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ǎnghuì

巴掌会

拼音bā zhǎng hu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巴掌会-组织目的

    组织者:抽掉隔膜与限制

    组织者“牛杂”曾在培训学校做老师,现在在文化传播机构工作。“不是为发泄情绪”。“牛杂”解释说,很多年轻人从小娇生惯养,较少遭遇挫折。“扇巴掌就是受到侮辱的表现,以此让人重新认识自己”。

    组织者“牛杂”强调,互扇巴掌就是一个游戏,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5个人一组,然后开始抽牌,A最小,King最大,抽最大牌的人扇最小牌的人的耳光,用力要八成以上。

    “牛杂”说,游戏之前必须说明规则:不带情绪,如果有人生气,就必须制止。此外,手上的戒指、表也要摘下,以免刮伤别人。

    “疼痛感是必要的,否则不能达到游戏的目的。”

    参与者不一定完全赞同自己的理念,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自我教育的方式。

    巴掌会-活动介绍 组织者所发的活动介绍:

    楼不在高,有人则灵。巷不在深,有掌则鸣。

    此巴掌会,瞅尔德行。掌痕褪面具,血色爆青筋。

    谈笑胜哥们,往来一家亲。可以扇巴掌,话闲情。

    无逼逼之乱耳,无装逼之劳形。

    东方优托皮,西方须摩提。

    吾等云:“扇疼了没?”

    敢爱敢恨,敢来敢扇!

    自备会费,每人三十。

    总舵:广州市荔湾区周门路25号荔天大厦分楼201室

    巴掌会-活动概况

    2010年4月24日,首场活动举行,共有9人参加。活动开始时大家都很兴奋,但并未敢真抽别人耳光,有的轻轻地打下去,或者是留力打。但当“牛杂”抽到最大牌时,他确实是用力抽别人的耳光的。“啪”很响的一声集聚大家的目光,被打者捂着脸,“疼啊,很疼。”

    此后,大家逐渐进入游戏状态,扇耳光的声音也是不断。

    巴掌会-活动效果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有一致的感觉,很疼但感觉很好。”Marco说。在游戏结束后,大家还会讨论。之前同朋友玩过这游戏的Clara说,“人与人之间难免有隔膜,和朋友一起玩,越打关系越好,隔膜反而没有了。”

    “刚开始放不开,一次之后就完全放开了。”Marco说。活动参加者Sandy则与此相反,“无论别人打我多大力,我依然还是很小力打别人,用力很难的,要挣扎很久。”

    巴掌会-各方评论

    牛杂(巴掌会发起人):现在很多年轻人从小娇生惯养,被教训的少,也较少遭遇挫折,有人被批评两句就难以接受。扇巴掌就是受到侮辱的表现,以此让人重新认识自己。

    M arco(参加者):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有一致的感觉,很疼但感觉很好。

    Clara(参加者):人与人之间难免有隔膜,在巴掌会一起玩,朋友之间越打关系越好,隔膜反而没有了。

    柠檬树(1988年生):扇耳光不够,直接互殴,拳击啊什么的更好。这个人想出名想疯了。组织者应该先自己抽自己1000耳光,打醒自己。

    赵琳(1984年生):这个蛮有意思的。过程和目的真的能一致?感觉抽耳光像发泄多过发现自我。挫折教育应该是从生活中得到,做错事然后被教训,这很正常。但无缘无故被抽耳光,甚至把抽耳光当成游戏,根本没有受教训的源头,何以“重新认识自己”?

    鲁建敏(1980年生):如果大家都不介意,倒可以成为发泄压力和紧张情绪的渠道。挫折教育确实是很多年轻人所欠缺的,但也不是抽几个耳光就能解决的。

    Tony(1988年生):如果说抽着玩,可能是哗众取宠。但如果真能像他们说的那样“知耻而后勇”,我倒觉得挺有创意的。

    Rebecca(1982年生):我不能接受,太极端了,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虐待别人和自虐。

    曾雅(1983年生):没参加过这种激烈的活动,也不想参加。如果认识自己还要通过被扇巴掌来实现的话,就算有效,会不会自虐上瘾呢?

    陈诗风(1976年生,网络安全专家):第一感觉,怎么那么多人欠揍?

    黄才志(1990年生,广外学生):培养挫折感,就一定要通过肉体折磨?没准还会对人与人的关系产生误解呢。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们容易因小事而争吵或发生冲突。

详细解释

  • 巴掌会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巴掌”和“会”组成。巴掌指的是手掌,会表示会议、聚会等。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人们聚在一起容易因小事而争吵或发生冲突。它形象地比喻了人们在一起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

使用场景

  • 巴掌会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集体活动或讨论中因细微的事情而发生争吵或冲突的情况。它可以用于描述家庭、工作场所、学校等各种场合中人们的争执和矛盾。

故事起源

  • 关于巴掌会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但它是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普遍认识和观察。人们经常在集体活动中发生争吵或冲突,而这种情况被形象地比喻为“巴掌会”。

成语结构

  • 巴掌会由两个词语组成,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意义。巴掌指的是手掌,会表示会议、聚会等。通过组合使用,形成了“巴掌会”的特定含义。

例句

  • 1. 昨天的会议上,因为一点小事,我们巴掌会了一下午。2. 这个团队总是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巴掌会。3. 在家庭聚会上,兄弟姐妹之间经常因为琐事而巴掌会。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巴掌会的方法可以是将“巴掌”和“会”两个词语进行联系,想象在一个会议上,人们因为一点小事情而拍了拍手掌,表示不满和争执。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人际关系、沟通和冲突解决相关的成语,如“一言堂”、“水火不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的课堂上,因为一个小组活动的分工问题,我们巴掌会了很久。2. 初中生:在班级聚会上,因为一些琐事,同学们巴掌会了一段时间,气氛有些紧张。3. 高中生:在学生会的讨论中,因为意见不合,同学们巴掌会了一番,最后还是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拆字解意

巴掌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