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伏匿在词典中的解释

伏匿

拼音fú nì

注音ㄈㄨˊ ㄋ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隐藏;躲藏。《楚辞·九辩》:“騏驥伏匿而不见兮,凤皇高飞而不下。”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宿工老师,不得伏匿,皆来会堂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盗纵羣队穷搜,凡伏匿巖穴者,悉被杀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秦 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 咸阳 ,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间,或则委身于敌以舒愤怨。”

基本含义

  • 隐藏躲藏

详细解释

  • 伏匿是指隐藏躲藏,不让人发现。形容人或物体在某个地方隐秘地停留或藏匿起来。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逃避追捕、躲避追查、隐藏真相等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隐藏才华、避开困境等。

故事起源

  • 据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在赵国被围困,他派遣部下曹咎去找楚王刘邦。曹咎找到刘邦后,刘邦问他项羽的下落,曹咎回答说:“项羽伏匿在赵国。”这个故事成为了“伏匿”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伏匿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伏”和动补“匿”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逃避追捕,伏匿在山洞里。2. 这个秘密一直伏匿在他心中,没有人知道。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伏匿”联想为一个人在草丛中躲藏,试图隐藏自己的身影。可以通过想象这个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隐藏、躲藏相关的成语,如“隐匿”、“藏头露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捉迷藏游戏中成功伏匿在树后面,没有被找到。2. 初中生:他伏匿在朋友家里,躲避了父母的追问。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财务问题一直伏匿着,直到被调查才揭开真相。

拆字解意

伏匿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