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动员
拼音zǒng dòng yuán
注音ㄗㄨㄙˇ ㄉㄨㄙˋ ㄧ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国家把全部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并统一调度、指挥、管理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使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活动服从战争需要的紧急措施。亦借指为完成某项重要事务而动员全部力量。 王西彦 《病人》:“昨天我们进城去啦!我们全家总动员!我们在城里开了一晚旅馆,今天下午才回来!”
英文翻译
1.general [total] mobilization
基本含义
- 指全体人员齐心协力,齐聚一堂,共同努力做某件事情。
详细解释
- 总动员是一个表示集体行动的成语,意思是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投入行动。它强调团结协作,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精神。
使用场景
- 总动员常用于形容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做某件事情的场景。比如,可以用于形容公司组织的一次大型活动,团队合作的项目,或者国家面临紧急情况时的全民动员等。
故事起源
- 总动员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军事战争。在古代战争中,当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或紧急情况时,国王或将军会下令进行总动员,即全体人员齐集,共同抵抗敌人。这个成语后来扩展到其他领域,表示人们在共同目标面前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结构
- 总动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总”和“动员”。
例句
- 1.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需要总动员,齐心协力争取胜利。2. 面对疫情,全国人民都进行了总动员,共同抗击病毒。3. 公司要举办年会,需要大家总动员,共同筹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总动员”这个词语与集结号的意象联系起来。想象在紧急情况下,集结号响起,全体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投入行动的场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中的总动员制度,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等,来扩展对集体行动和团结合作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要举办运动会,老师呼吁大家总动员,一起参加各项比赛。2. 初中生:学校要举办义卖活动,我们班级进行了总动员,共同筹备物品并参与义卖。3. 高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我们进行了总动员,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工作。4. 大学生:学校要举办文化艺术节,各个社团进行总动员,共同准备演出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