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鱼鈎在词典中的解释
gōu

鱼鈎

拼音yú gōu

注音

繁体魚鈎

基本解释

  • 亦作“ 鱼鉤 ”。钓鱼的钩子,多呈弯勾状。 唐 温庭筠 《寄裴生乞钓钩》诗:“今日 太湖 风色好,却将诗句乞鱼鉤。”《白雪遗音·马头调·夏景》:“下鱼钩,分开青苔,轻轻钩坏莲花瓣。”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六:“整晌地不能钓出一尾鱼来。因为他的鱼钩是一苗针,并不弯曲。”

基本含义

  • 比喻用诡计或手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详细解释

  • 鱼钩是用来捕鱼的工具,它通常用来吸引鱼儿上钩。在成语中,鱼钩比喻一种诡计或手段,用来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使用场景

  • 鱼钩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人用诡计或手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利用欺骗、诱惑或其他手段来迷惑别人,使其掉入自己设下的陷阱。

故事起源

  • 成语“鱼钩”最早出现在明代吴伯宗的《理亏辩》一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打猎时,用了一种特殊的鱼钩来捕捉鱼儿。这个人用鱼钩上的鱼饵引诱鱼儿,成功地捕获了很多鱼。后来,这个故事被用来形容人们用手段或诡计来引诱别人上当受骗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鱼”是名词,表示鱼类,而“钩”是动词,表示用鱼钩捕捉。

例句

  • 1. 他设下的陷阱就像一个巧妙的鱼钩,把那些贪婪的人都钓了出来。2. 这个欺诈集团用各种手段设下鱼钩,成功地骗取了很多人的钱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一个鱼钩在水中晃动,吸引着鱼儿上钩,从而引发出别人上当受骗的意象。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延伸学习

  • 1. 查阅更多关于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扩大对成语的理解。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等,来增加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鱼钩引诱小鱼儿上钩。2. 初中生:这个人总是用各种手段设下鱼钩,让别人上当受骗。3. 高中生:那个骗子用鱼钩吸引着无知的人们上钩,掏空了他们的钱包。4. 大学生及以上:他们利用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来设下鱼钩,引诱用户泄露个人信息。

拆字解意

鱼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