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拒阸在词典中的解释
è

拒阸

拼音jù è

注音ㄐㄨˋ 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拒守险狭之地。《后汉书·宋均传》:“会伏波将军 马援 至,詔因令 均 监军,与诸将俱进,贼拒阸不得前。”

基本含义

  • 拒绝登上高位,自愿辞退官职。

详细解释

  • 拒阸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官员辞退高位,自愿放弃权力和地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拒绝登上高位,表示官员不贪图名利,能够懂得自己的位置和责任。

使用场景

  • 拒阸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官员辞退高位,自愿放弃权力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面对名利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

故事起源

  • 拒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相传,宋代文学家苏轼曾任江州司马,后因为他的兄弟苏辙被贬官而主动辞退了自己的职位。苏轼辞官时,他写了一封辞表,表达了自己拒绝高位的决心。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并形成了成语拒阸。

成语结构

  • 拒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拒表示拒绝,阸表示高位。

例句

  • 1. 他因为不满政府的腐败,决定拒阸辞职。2. 这位官员在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时,选择了拒阸。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拒阸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拒和阸。拒意为拒绝,阸意为高位。通过联想拒绝高位的意思,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拒”的成语,如“拒人千里之外”、“拒谏如流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当班长,我要拒阸。2. 初中生:他因为不满学校的不公平待遇,决定拒阸担任学生会主席。3. 高中生:他拒阸了父亲的要求,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4. 大学生:她毕业后选择了拒阸高薪的工作,而是选择了从事公益事业。

拆字解意

拒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