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土分贡
拼音huà tǔ fēn gòng
注音ㄏㄨㄚˋ ㄊㄨˇ ㄈㄣ ㄍㄨㄙˋ
繁体
基本解释
中国 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编序说:“而在《禹贡》里面所谓 荆州 、 青州 、 扬州 、 徐州 等等,居然已经画土分贡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基本含义
- 指分割土地或财物,平均分给各方。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制度,叫做“分田制”。在古代社会,土地是国家的基本财富之一,为了公平分配土地,政府会将土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和划分,然后平均分给各方。这个过程中,人们会用绳子或者工具在土地上画线,然后进行分割。因此,画土分贡这个成语就形象地描述了这个过程。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公平分配资源或财富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各方平等分享利益的情况。比如,在团队合作中,大家共同努力,平均分担工作和责任,就可以说是画土分贡。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在古代,有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会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画土分贡的方式,将土地或财富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平均分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不公平现象,还能够增加社会的稳定性。
成语结构
- 画土分贡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画”表示画线,分割;“土”表示土地,财富;“分贡”表示平均分配。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形象地描述了分割土地或财富并平均分配的情景。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要遵循画土分贡的原则,公平分配任务和资源。2. 这个公司的利润要按照画土分贡的方式分给各个股东。3. 在家庭中,家务事要画土分贡,大家共同分担责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下自己在土地上画线,将土地分割成均等的部分,并平均分给各方。这样的画线过程就是画土分贡的形象化表达。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分田制度,了解更多关于资源分配和社会稳定的历史背景。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资源分配相关的成语,比如“均分秋色”、“均贫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在课堂上画土分贡,公平地分配糖果给每个同学。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要遵循画土分贡的原则,平均分配任务和奖励。3. 高中生:社会发展应该追求画土分贡,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