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洋地黄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ghuáng

洋地黄

拼音yáng dì huáng

注音ㄧㄤˊ ㄉㄧˋ ㄏㄨ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玄参科。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称毛地黄,别称紫花洋地黄。全株被短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初夏开花,花多数成顶生的长总状花序,花冠钟状唇形,上唇紫红色,下唇内部白色,有紫色斑点。原产 欧洲 西部,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叶含强心苷,用作强心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用以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慢而持久,有蓄积作用。过量可产生毒性反应。

英文翻译

  • 1.【化】 digitalis; foxglove
    2.【医】 digitalis; foxglove; throat-wort

基本含义

  • 指外国人或外国事物,也可以表示西方文化或风俗习惯。

详细解释

  • 洋地黄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洋”、“地”和“黄”三个字组成。其中,“洋”指的是外国,“地”指的是国内,“黄”是指黄种人。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外国人或外国事物,也可以表示西方文化或风俗习惯。在使用时,洋地黄常常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对外国事物或文化的不认同或嘲讽。

使用场景

  • 洋地黄这个成语在口语中常用于讽刺或嘲笑对方的言行或行为,尤其是在涉及到外国人或西方文化的情境中。例如,当某人过分模仿外国人的举止或言谈时,可以使用洋地黄来表示对其的不满或不认同。

故事起源

  • 洋地黄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清朝时期。在当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非常有限,西方文化和风俗习惯对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因此,当时的中国人对外国人或外国事物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洋地黄这个成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用来形容那些看不惯或不理解外国人或西方文化的人。

成语结构

  • 洋地黄是一个三个字的成语,由形容词性的“洋”、“地”和“黄”组成。

例句

  • 1. 他总是模仿外国人的举止,真是个洋地黄。2. 这部电影充满了洋地黄的元素,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洋地黄”与“外国人”或“西方文化”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利用贬义色彩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将其与对外国人或外国事物的不认同或嘲讽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流,可以深入学习中西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各种文化交流的案例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说,那个外国人在我们学校里就像一个洋地黄一样,很特别。2. 初中生:他总是模仿外国人的举止,真是个洋地黄。3. 高中生:这部电影充满了洋地黄的元素,让人感到很不舒服。4. 大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应该摒弃“洋地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