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率
拼音zéi lǜ
注音ㄗㄟˊ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贼首。《晋书·应詹传》:“贼从 竹格 渡 江 , 詹 与建威将军 赵胤 等击败之,斩贼率 杜发 ,梟首数千级。”
基本含义
- 贼子的威胁和攻击
详细解释
- 贼率是一个由“贼”和“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贼指的是窃贼或盗贼,率指的是领导或指挥。贼率的意思是贼子的威胁和攻击,形容贼子猖狂作恶,威胁社会治安和个人安全。
使用场景
- 贼率多用于贬义,形容犯罪分子或坏人的行为嚣张猖獗,给人们的生活和安全带来危害。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恶势力等。
故事起源
- 贼率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故事中,孟子的学生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贼率四起,百姓皆怀刀而立。此何以治?”意思是说如果社会上充斥着贼子和威胁,人民都拿着刀子站着,那么国家如何治理呢?
成语结构
- Subject + 贼率 + Action
例句
- 1. 社会上的贼率四起,治安形势严峻。2. 这个地区的贼率很高,大家要注意防范。3. 警方加大了对贼率的打击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贼率”与“贼子猖狂”联想在一起,形象地表示贼子的威胁和攻击。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治安情况和社会秩序,了解如何应对贼子和犯罪行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看到了贼率,赶紧告诉老师。2. 小学生:警察叔叔抓住了那个贼率,保护了我们的安全。3. 初中生:社会上贼率四起,我们要提高警惕,保护自己的财产。4. 高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对贼率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