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骸
拼音bào hái
注音ㄅㄠˋ ㄏ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暴露尸骸。《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新唐书·姚崇传》:“夫厚葬之家流于俗,以奢靡为孝,令死者戮尸暴骸,可不痛哉!” 清 袁枚 《新齐谐·梁朝古冢》:“暴骸之事近矣,不能无愁。”
(2).指暴露的尸骸。《新唐书·僖宗纪》:“﹝ 乾符 三年﹞三月,葬暴骸。”
基本含义
- 指暴露在外的尸体或骸骨,也可引申为败坏、破败的景象。
详细解释
- 暴骸原指尸体暴露在野外或战场上,没有人来收殓,因此暴骸常常与死亡、毁灭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后来,这个成语也可用来形容一些事物的破败不堪、不堪入目的景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景象破败、景象凄凉、景象悲惨等场合,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破败、毁坏等情况。
故事起源
- 暴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周易·乾卦》中,原文是“乾元亨利贞”,其中的“贞”字在古代拼音中读作“骸”。后来,人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骸”解释为尸骨,形成了现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是“暴”,后一个字是“骸”。
例句
- 1. 这个废弃的工厂已经成了一片暴骸,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无情。2. 战场上的暴骸让人心生恐惧和悲伤。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暴骸”想象成一个被暴露在野外的尸体,形象地表达了破败、凄凉的意境。可以通过与相关形象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死亡、毁灭等相关的成语,如“尸骨未寒”、“草木皆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风把树枝吹断了,树下到处都是暴骸。2. 初中生:这个废弃的建筑物已经成了一片暴骸,没有人愿意靠近。3. 高中生:战争的残酷让大地上到处是暴骸,人们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恐惧。4. 大学生:经历了多年的战乱,这个城市已经成了一座暴骸,人们开始重新建设和重建。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暴骸”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