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歹
拼音guǐ dǎi
注音ㄍㄨㄟˇ ㄉㄞˇ
繁体
基本解释
虚伪奸诈。 宋 朱熹 《通鉴室记》:“然其所谓术者,又岂阴险诡歹、朝三暮四之谓哉,亦语夫所以处事之方而已矣。”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为狡诈狠毒。
详细解释
- 诡歹是由“诡”和“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诡指狡猾、阴险,歹指邪恶、凶狠。诡歹形容人行为狡诈狠毒,欺骗他人、伤害他人。
使用场景
- 诡歹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不光明正大,有意欺骗或伤害他人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犯罪分子或心机深重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诡歹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民间流传的,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的人。
成语结构
- 诡歹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人的行为。
例句
- 1. 他的手段太诡歹了,连我都被他骗了。2. 那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实际上却是个心机很深的诡歹之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诡歹”与狡猾狠毒的人行为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用诡计来做坏事,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狡诈行为相关的成语,如“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诡歹的方法抢了我的玩具。2. 初中生:那个人的行为太诡歹了,我们要小心。3. 高中生:这个电影中的反派角色非常诡歹,让人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