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祸
拼音yáng huò
注音ㄧㄤˊ ㄏㄨ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近代殖民主义的入侵给我国造成的灾难。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吾民之苦,亦已极矣!今又加以洋祸,其何以堪!” 清 郭嵩焘 《上合肥伯相书》:“即今日洋祸之烈,实始自禁鸦片烟。” 吴稚晖 《中山全书·传略·年表》:“鸦片烟战争一起, 中国 开始有洋祸。”
基本含义
- 指外来的灾祸或祸患。
详细解释
- 洋祸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洋指外国的意思,祸指灾祸或祸患。洋祸的基本含义是指外来的灾祸或祸患,通常用来形容外国的事物给中国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或后果。
使用场景
- 洋祸通常用于描述外国的事物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可以用来批评外国文化的入侵、外资的破坏、外来产品的质量问题等。
故事起源
- 洋祸这个成语起源于中国近代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遭受了列强的入侵和欺凌,这些外国势力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因此,人们用“洋祸”来形容外国的灾祸和祸患。
成语结构
- 洋祸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形容词“洋”修饰名词“祸”。
例句
- 1.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洋祸。2. 这个外国产品的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洋祸。3. 外国文化的入侵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洋祸。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洋祸与外国的灾祸联系起来,想象外国的事物给中国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或后果,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洋祸相关的历史事件,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外国侵略和对中国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场洋祸让我们明白了保护自己的国家是多么重要。2. 初中生:洋祸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警惕外国势力的入侵,保护我们的文化。3. 高中生:外国的投资给中国带来了一些洋祸,我们应该加强监管,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