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扃
拼音míng jiōng
注音ㄇㄧㄥˊ ㄐ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言关闭门户。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弊居见赠二十四韵》:“鸣扃寧虚日,闲窗任废时。”
基本含义
- 指大门紧闭,不开放。
详细解释
- 鸣扃原为门闩的一种,用来关紧门户。成语“鸣扃”比喻大门紧闭,不开放。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个场所或机构不对外开放,不接纳外来的人或事物。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守门的官员,他非常严格,对外来人员不予放行,大门紧闭,不开放。后来人们就用“鸣扃”来比喻这种情况。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家公司一直鸣扃,从不接受外部投资。2. 这个国家的大门紧闭,对外国人不太友好。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鸣扃”与大门紧闭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印象,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门户、开放与封闭相关的成语,如“闭门造车”、“关门大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大门紧闭,鸣扃了,不能进去玩了。2. 小学生:图书馆每天都鸣扃,只有借书证的人才能进去。3. 中学生:这个学校对转学生鸣扃,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被录取。4. 大学生:这个实验室对外部人员鸣扃,只有实验室成员才能进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