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戆激在词典中的解释
gàng

戆激

拼音gàng jī

注音ㄍㄤˋ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迂直激切。 明 陈子龙 《请纳直言疏》:“夫 彭年 之疏,或不善立词,伤於戇激,则有之。”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愚笨、迟钝。

详细解释

  • 戆激是一个由形容词“戆”和动词“激”组成的成语。其中,“戆”意为愚笨、迟钝,“激”意为激动、兴奋。戆激合在一起,表示人愚笨到了极点,无法激动、兴奋起来。

使用场景

  • 戆激一词多用于形容某些人在面对令人兴奋的事情时,由于愚笨迟钝而无法产生兴奋的情绪。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智商低下或思维迟缓。

故事起源

  • 戆激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戆激的人,他天生愚笨,无论遇到什么兴奋的事情都无法激动起来。因此,人们用他的名字来形容那些愚笨迟钝的人。

成语结构

  • 戆激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戆”修饰动词“激”。

例句

  • 1. 他听到自己得了一等奖,却依然戆激地表情木讷。2. 面对令人兴奋的活动,他总是戆激得像个木头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戆激”这个成语联想为一个愚笨的人被激动的事情刺激,但却无法激动起来的场景。可以通过画图、编故事等方式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智商、情绪等相关的成语,如“聪明才智”、“高兴到了极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真是戆激得像个木头人。2. 初中生:面对考试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他戆激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3. 高中生:他虽然得到了心仪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却戆激地没有任何表情。4. 大学生:在得知自己获得了奖学金时,他戆激地笑了笑,却没有太大的反应。

拆字解意

戆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