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刍议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ú

刍议

拼音chú yì

注音ㄔㄨˊ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书〉谦辞,指自己的议论。
    [构成]
    偏正式:刍〔议
    [例句]
    这是本人的刍议。(作宾语)

英文翻译

  • 1.[谦] my humble opinion; a rustic opinion

详细解释

  • ◎ 刍议 chúyì
    [my meager opinion] 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
    皇图不隔于刍议。——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
    浅陋的议论。多用作自谦之辞。《南齐书·刘善明传》:“瞽言芻议,伏待斧鉞。”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启》:“君侯饰扬芻议,提奬芜词。”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基本含义

  • 指对某事物进行思考、讨论或议论。

详细解释

  • 刍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刍指的是草料,议指的是思考、讨论或议论。刍议的含义是对某事物进行深入思考、讨论或议论。它强调了对事物的仔细思考和全面讨论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刍议常常用于形容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思考或讨论的情景。它可以用于学术讨论、政治辩论、社会问题的分析等场合。

故事起源

  • 刍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中。文章中说,孟子曾经参观了齐国的一座牧场,看到牛羊在吃草时,它们会先咀嚼一段时间,然后再吞下去。孟子对此感悟颇深,他把这种牛羊咀嚼草料的行为比喻为人们对待问题的思考过程,认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像牛羊一样,先仔细咀嚼思考,然后再做出决策或发表意见。

成语结构

  • 刍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们在会议上刍议了这个问题,最后达成了共识。2. 这本书的作者在其中刍议了自然界的美妙之处。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刍议的“刍”字联想成牛羊在咀嚼草料,而“议”字则代表思考和讨论,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考、讨论相关的成语,如“沉思熟虑”、“深思熟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班会上刍议了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小组刍议一下这个数学题的解法。3. 高中生:我们在辩论赛中刍议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4. 大学生:我们在研究生论坛上刍议了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

拆字解意

刍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