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名
拼音lì míng
注音ㄌㄧˋ ㄇㄧ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1).谓无所事事,挂名而已。《后汉书·孔融传》:“每朝会访对, 融 輒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
(2).谓隶属于某部门而册上有名。 唐 柳珵 《上清传》:“ 上清 果隶名掖庭。后数年,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左右。”
基本含义
- 指以官名来代指官员或官职。
详细解释
- 隶名是指用官名代指官员或官职的一种修辞手法。隶名在古代文学中经常被用来表示某个官员或官职的特征、职责或权力。它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能力、品德或地位,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官职的重要性或影响力。
使用场景
- 隶名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历史记录和政治演讲中。在现代汉语中,隶名也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某个职位的重要性或某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影响力。
故事起源
- 隶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七年》中,原文是“隶名之人”。隶名之人指的是一个叫隶名的官员。在故事中,隶名是一个非常有才干和有影响力的官员,他以他的官职为荣,并且以此来代表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后来,人们就用隶名这个成语来形容以官名代指官员或官职。
成语结构
- 隶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隶”,第二个字是“名”。
例句
- 1. 他的才华和能力使得他成为了隶名之人。2. 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名义上,更体现在隶名之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隶名理解为“隶属于某个名字”,通过这样的理解,可以记住隶名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官职、官员相关的成语,如“官官相护”、“官官相为”等,可以帮助扩展对隶名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一位隶名之人,他是学校的校长。2. 初中生:在古代,隶名之人的地位非常高,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3. 高中生: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能力和才华,不仅仅看重他们的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