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艾气在词典中的解释
ài

艾气

拼音ài qì

注音ㄞˋ ㄑ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如 邓艾 之口吃。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三十:“士人口吃, 刘贡父 嘲之曰:‘本是 昌 徒,又为 非 类;虽无 雄 才,却有 艾 气。’盖 周昌 、 韩非 、 扬雄 、 邓艾 皆口吃也。”参见“ 艾艾 ”。
    (2). 宋 龙衮 《江南野录》:“﹝ 韩熙载 ﹞性好謔浪,有投贄荒恶者,使妓炷艾燻之。俟来,嗅曰:‘子之卷轴何多艾气也。’”艾,音近呆。后用为嘲人文字粗恶之典。 宋 薛季宣 《嘲欲借予杂稿者》诗:“恶语故应多艾气,残藤无用写来诗。”

基本含义

  • 指人物的精神气质高尚,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详细解释

  • 艾气是由“艾”和“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艾”指艾草,象征高尚的品质和纯洁的心灵;“气”则指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艾气形容的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使用场景

  • 艾气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不仅表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对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上。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赞美和褒奖那些具有崇高品质和道德的人。

故事起源

  • 艾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十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一位宰相名叫鲍叔牙,他非常重视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有一次,他在家中烧香,烧到一半,突然有急事需要处理,他便离开了。当他回来时,发现香已经烧完了,但是他却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这是我自己的过错,怨不得别人。”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人品高尚的成语“艾气”。

成语结构

  • 艾气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艾气,深受大家的敬仰。2. 她的慈善事业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艾气。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艾气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身上散发出高贵的气息,象征着他的艾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艾气相关的成语,如“艾窗明月”、“艾草无存”等,以扩展对于艾气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艾气的好孩子,要讲礼貌、关心他人。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特别有艾气,他总是乐于助人,很受大家喜欢。3. 高中生:在大学面试时,我们要展现出自己的艾气,以增加录取的机会。4. 大学生:我觉得艾气是一个人终身的追求,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和修养。5. 成年人: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艾气,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拆字解意

艾气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