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刁骚在词典中的解释
diāosāo

刁骚

拼音diāo sāo

注音ㄉㄧㄠ ㄙ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1).头发稀落貌。 宋 欧阳修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诗之三:“休把青铜照双鬢, 君謨 今已白刁骚。” 金 元好问 《麋鹿图》诗:“白髮刁骚一秃翁,尘埃无处避西风。”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白髮刁骚两鬢侵,老来灰尽少年心。”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沉去矜卷子》:“江山餘战伐,髮鬢剩刁骚。”
    (2).形容説话断断续续。 明 陈所闻 《川拔棹·六十新春述怀》曲:“看俺这曲脊虾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为狡猾、难以琢磨,或形容事物狡诈、难以对付。

详细解释

  • 刁骚是由“刁”和“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刁指狡猾、狡诈,骚指难以琢磨、难以对付。刁骚形容人或事物行为诡计多端、难以捉摸,常常让人防不胜防。

使用场景

  • 刁骚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心机深沉、玩心眼、阴险狡猾的人。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耍小聪明、搞小动作,或者形容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中耍心机、玩阴谋。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物的特点,比如一个设计巧妙、难以攻破的系统,或者一个狡猾、难以对付的对手。

故事起源

  • 刁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超传》中的一句话:“班超深明兵法,神机骚骚。”这句话形容班超的军事才能高超,策略多样,难以琢磨,后来演变成了刁骚一词的意义。在古代的军事战争中,运用刁骚的策略常常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胜利,因此刁骚一词也逐渐被用来形容一些行为狡猾、难以预料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 刁骚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形容词性的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个人太刁骚了,你得小心应对。2. 这个设计真是刁骚,没有人能够轻易破解它。3. 他的计划总是刁骚得让人捉摸不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刁骚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狡猾的人,在一片混乱的场景中滑来滑去,让人难以捉摸。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刁骚类似的成语,比如“狡猾”、“阴险”等。通过学习成语,可以丰富你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在游戏中总是玩一些刁骚的花招,让别的孩子猜不到他的意图。2. 小学生:老师布置的作业真刁骚,每一道题都需要动脑筋才能解答。3. 初中生:她的计划太刁骚了,我们必须小心应对,不能被她的花招所迷惑。4. 高中生:这个考试真刁骚,出了很多平时没见过的题目,需要我们灵活运用知识来解答。5.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合作伙伴很刁骚,总是在关键时刻玩一些小动作,让整个项目变得复杂起来。

拆字解意

刁骚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