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镜
拼音wā jìng
注音ㄨㄚ ㄐ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凹镜。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诸子书》:“ 特夫 云:‘经(《墨经》)下所云:“临鑑而立,景到。”谓洼镜也。’ 澧 案《经説》下云:‘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此解洼镜照人影倒之故也。”
基本含义
- 洼镜指的是凹凸不平的镜子,比喻看问题或评价人物时带有偏见,视角不正。
详细解释
- 洼镜成语形容人的眼睛或心态有问题,看待问题或评价人物时带有偏见,不客观公正。就像洼镜表面凹凸不平,会使得映照出来的画面扭曲变形,所以洼镜成语也意味着视角不正。
使用场景
- 洼镜常常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的主观评价或看法不客观,有偏见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父偃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名将,他带兵攻打齐国,战胜了齐国的军队。主父偃凯旋归来后,他的妻子给他烹了一碗鸡蛋羹,主父偃喝了一口后,发现鸡蛋羹里有一个鸡毛。主父偃大怒,对妻子说:“你是不是有意让我吃到鸡毛?”妻子委曲求全地说:“这只是一个巧合,不是故意的。”主父偃并不相信妻子的解释,认为妻子是故意让他吃到鸡毛的。后来,主父偃在朝廷上对人评价齐国国君的时候,用了“洼镜”这个成语形容齐国国君的眼睛,意思是他的眼睛不正,有偏见。这个故事和成语“洼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成语结构
- 洼镜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眼睛就像洼镜一样,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问题。2. 这个人的评价总是带有洼镜,看待问题不客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洼镜的形状和意义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洼镜,表面凹凸不平,扭曲变形,这样的洼镜会让人看到扭曲的事物,因此洼镜成语也表示看问题有偏见。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洼镜成语相关的成语,例如“心如明镜”、“明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那个老师,他总是对我有洼镜,从来不夸奖我。2. 初中生:她对朋友的评价总是带有洼镜,只看到别人的缺点。3. 高中生: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带有洼镜,要公正地评价同学们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