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役庸在词典中的解释
yōng

役庸

拼音yì yōng

注音ㄧˋ 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用以代替力役的赋税。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既然法律上认为丁都受了田,所以丁应该纳田租、户调和役庸。”

基本含义

  • 指为他人服务或受他人支配,没有自主权利的状态。

详细解释

  • 役庸是由“役”和“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役”表示被他人雇佣或服侍,而“庸”则表示平庸或没有才能。役庸一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没有自主权利,只能依靠他人支配或安排。

使用场景

  • 役庸一词常用于描述某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没有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他人的安排和指导。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没有主见、缺乏自主能力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特定职业或社会角色的无奈境地。

故事起源

  • 役庸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役人》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役人的人,他虽然有才干,但却没有自由,只能为他人服务。这个故事通过役人的遭遇,表达了对个人自由和独立的渴望。

成语结构

  • 役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一直处于役庸的状态,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2. 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很单一,很容易让人陷入役庸的境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役庸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绳子绑住,无法自由行动,表达了役庸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个人自由、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主动性和自主权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成为役庸的人。2. 初中生:在学校里,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不要被役庸束缚。3. 高中生:进入大学后,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沦为役庸的学生。4. 大学生:在社会上,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成为役庸的群众。

拆字解意

役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