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钹
拼音tóng bó
注音ㄊㄨㄙˊ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铜拔 ”。打击乐器。铙钹的别名。《隋书·音乐志下》:“ 天竺 者,起自 张重华 据有 凉州 ,重四译来贡男伎……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曇鼓、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通典·乐四》:“铜鈸,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旧唐书·音乐志二》作“铜拔”。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高亢、激昂。
详细解释
- 铜钹是古代用铜制成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钹,发出的声音高亢、激昂。用来比喻声音嘹亮、宏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歌声、演讲等声音高亢、激昂的场景。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演讲等内容激动人心、引人注目。
故事起源
- 铜钹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音乐文化。在古代宫廷音乐中,铜钹被用来增添音乐的气势和激情。因此,铜钹成为了形容声音高亢、激昂的比喻。
成语结构
- 铜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歌声像铜钹一样嘹亮动听。2. 演讲者的发言慷慨激昂,声如铜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铜钹发出的高亢、激昂的声音,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音乐文化,了解铜钹在古代音乐中的作用和使用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唱歌的声音像铜钹一样响亮。2. 初中生:老师的演讲声音激昂如铜钹。3. 高中生:他的演讲声音高亢,宛如铜钹一般震撼人心。4. 大学生:她的歌声嘹亮如铜钹,让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