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句
拼音chuí jù
注音ㄔㄨㄟˊ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锤炼文句。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隻,捶句皆双,脩短取均,奇偶相配。” 章炳麟 《文学说例》:“若乃素王《十翼》,《老子》一经,捶句皆双,儷辞是昉,寻其文义,独多对待。”
基本含义
- 指批评或斥责别人的言辞尖锐犀利,有力地打击对方的观点或行为。
详细解释
- 捶句是由动词“捶”和名词“句”组成的成语。捶句的字面意思是用拳头敲击句子,形容批评或斥责他人的话语犀利而有力,能够有效地打击对方的观点或行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辩论或争论中的尖锐言辞。
使用场景
- 捶句通常用于形容辩论、争论、批评等言辞激烈的场合。比如,在辩论赛中,如果一个参赛者用言辞尖锐、有力地批评对方的观点,可以说他使用了捶句。此外,在社交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用捶句来形容某人的批评或斥责之辞。
故事起源
- 关于捶句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辩论和批评活动有关。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之间常常进行辩论和批评,他们以言辞犀利、有力的批评而著称。捶句可能就是从这种辩论和批评活动中衍生出来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捶句的结构是一个动词加一个名词,表示用拳头敲击句子。
例句
- 1. 他的批评真是一记捶句,让对方无言以对。2. 在辩论中,他经常使用捶句来打击对手的观点。3. 这篇文章的评论部分充斥着各种捶句,让人读了很有触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捶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拳头敲击着一句话,表示批评或斥责的力度。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捶句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批评或斥责的成语,如“一语破的”、“一针见血”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言辞尖锐、有力的批评或斥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批评了我的作业,她的话真是一记捶句,我觉得很受伤。2. 初中生:在辩论赛中,我用捶句打击了对方的观点,赢得了比赛。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评论部分充斥着各种捶句,让人读了很有触动,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4. 大学生:在辩论中,他经常使用捶句来打击对手的观点,展现了他的辩论技巧和思维敏锐度。5. 成年人:他的批评真是一记捶句,让对方无言以对,令人佩服他的口才和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