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板官在词典中的解释
bǎnguān

板官

拼音bǎn guān

注音ㄅㄢˇ ㄍ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晋 、 南北朝 时,诸王及大臣得自委任属官,在板上书授官之辞,谓之“板官”。《魏书·邢峦传》:“詔曰:‘ 峦 至彼,须有板官,以怀初附。’”《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张含 賫板詔书印綬,假臣为 平原 内史” 唐 李善 注:“凡王封拜,谓之板官。”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虎爪板》:“ 晋 宋 之代,大臣皆得自辟除官属,以板召,谓之板官。”参见“ 板行 ”。

基本含义

  • 指临时代理官职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临时充当某种角色的人。

详细解释

  • 成语“板官”源自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故事中,孙悟空曾经在天庭担任过临时代理的官职,因此他被称为“板官”。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临时代理官职的人,也可用来形容临时充当某种角色的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讽刺那些临时代理官职或临时充当某种角色的人,暗示他们没有真正的权力或能力。它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临时的、不稳定的工作或职位。

故事起源

  • 成语“板官”的故事起源于明代小说《西游记》。在小说中,孙悟空曾经在天庭担任过临时代理的官职,因此被称为“板官”。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板”和“官”。

例句

  • 1. 他只是个板官,没有真正的权力。2. 这位临时代理的校长只是个板官,不能做出重要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临时代理官员站在一个木板上,表示他只是临时代理,没有真正的权力。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临时抱佛脚”、“一日三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是个板官,没有真正的权力去决定我们的活动。2. 初中生:这位临时代理的班长只是个板官,不能做出重要决策。3. 高中生:政府临时任命的官员往往成为板官,无法真正解决问题。4. 大学生:实习生在公司中常常被称为板官,因为他们只是临时充当某种角色,没有真正的权力。

拆字解意

板官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