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邈散在词典中的解释
miǎosàn

邈散

拼音miǎo sàn

注音ㄇㄧㄠˇ ㄙ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散乱无章。 梁启超 《中国史叙论》第八节:“敍述数千年之陈跡,汗漫邈散,而无一纲领以贯之。此著者读者之所苦也。”

基本含义

  • 形容距离遥远,分散无序。

详细解释

  • 邈散指事物之间的距离遥远,分散无序。形容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很远或很松散。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时间、空间或关系的远离和分散。

故事起源

  • 成语“邈散”来源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乃曰:‘夫子邈散,无所用心。’”意思是孔子的学问广博而杂乱,没有专心致志的方向。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形容事物之间关系疏远、分散无序。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这个家族的人散居在各地,邈散得很。2. 聚会后,大家各自回家,邈散了。

记忆技巧

  • 将“邈散”拆分为“邈”和“散”两个字,可以联想到遥远和分散无序的意思。可以通过想象一个遥远的地方,里面的事物分散无序,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邈散”相似的成语,例如“邈若山河”、“散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鸟在天空中邈散飞翔。2. 小学生:放假后,同学们各自回家,邈散了。3. 中学生:这个朋友圈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城市,关系邈散。4. 大学生:毕业后,我们的生活逐渐邈散了。5. 成人:多年来,我们的友谊渐渐邈散,很少联系了。

拆字解意

邈散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