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的耗在词典中的解释
dehào

的耗

拼音de hào

注音˙ㄉㄜ ㄏㄠ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确实的消息。后多用于坏消息。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不独海上无便,又闻 志康 从西路迎护,莫知往还的耗,故因循至今。” 宋 赵鼎 《建炎笔录》卷上:“二十四日,同直柔对,弹 杜充 ,且奏陈乞先罢相,后得投降的耗,当别议罪。”《宣和遗事》后集:“二帝视神祝曰:‘ 金 主之威,井水可卜。传闻九弟已遭縶缚,吾国已灭,未见的耗,若神有灵,容我一占以见。’”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一:“甲申三月十九之变。余邑清和望后,始闻的耗。”

基本含义

  • 指打仗时不耗费任何兵力和军粮。

详细解释

  • 成语“不耗一兵一卒”源于《左传·成公十年》。意为在作战中不耗费任何兵力和军粮,即不损失任何人员和物资。形容作战计划完美,取得胜利却没有任何损失。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计划或行动非常精确,没有丝毫损失。

故事起源

  • 据《左传·成公十年》记载,公元前549年,鲁国国君成公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为了避免与邻国晋国发生冲突,鲁国派出使者向晋国表示祭祀活动与晋国无关,不会耗费任何兵力和军粮。晋国国君晋文公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回了一句“不耗一兵一卒”,表示不会出兵与鲁国发生冲突。

成语结构

  • 主语+不耗一兵一卒

例句

  • 1. 这次行动计划得太好了,不耗一兵一卒就完成了任务。2. 他是一个非常有计划性的人,每次行动都能不耗一兵一卒地取得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耗一兵一卒”与成功的计划和行动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作战、计划、行动相关的成语,如“出奇制胜”、“以逸待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在运动会上表现得很出色,不耗一兵一卒地赢得了冠军。2. 初中生:老师在组织我们去实地考察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确保不耗一兵一卒地完成任务。3. 高中生:我们队在比赛中采取了出奇制胜的策略,成功地不耗一兵一卒地战胜了对手。4. 大学生:我们团队在项目中的合作非常默契,通过精确的计划和行动,不耗一兵一卒地完成了任务。

拆字解意

的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