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即位在词典中的解释
wèi

即位

拼音jí wèi

注音ㄐㄧˊ 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动)〈书〉就位。
    (2) (动)〈书〉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刘备死后;刘禅即位做了皇帝。(作谓语)
    [构成]
    动宾式:即|位

近义词

  • 登基、登位

反义词

  • 让位、退位

英文翻译

  • 1.(就位) take one's place
    2.(帝王或诸侯登位) ascend [acced to; come to; mount; take] the throne

详细解释

  • ◎ 即位 jíwèi
    (1) [ascend the throne]∶开始做帝王或诸侯
    安斄王即位。——《史记·魏公子列传》
    昭帝即位。——《汉书·李广苏建传》
    (2) [take one's seat]∶就位;入席
    (1).就位。古谓走入中庭左右两侧规定的位置。《书·顾命》:“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 孔颖达 疏:“入即位者, 郑玄 云卿西面,诸侯北面。” 孙星衍 疏:“经言入即位,不言升阶,知皆陪位于中庭也。”《仪礼·士冠礼》:“主人玄冠朝服,緇带素韠,即位于门东西面。”
    (2).亦作“ 即立 ”。指开始成为帝王、皇后或诸侯。《左传·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周礼·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职,掌建国之神位”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立’读为‘位’。古者立、位同字。古文《春秋经》‘公即位’为‘公即立’。”《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至冬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 元和 十五年,今天子即位。”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一幕:“ 吴王 夫差 ,三十二岁,即位不久,喜功贪杀,骄狂自是,自以为有富国强兵的本领,立下独霸中原的大志。”

基本含义

  • 指君主或领导者正式登上王位或权力的位置。

详细解释

  • 即位是指君主或领导者正式登上王位或权力的位置,成为统治者。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领域中取得权力或地位的过程。

使用场景

  • 即位常用于描述国家元首、君主、皇帝、总统等正式上任的场合。也可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组织、公司或团体中取得重要职位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即位这个词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在古代中国,当一位君主去世或退位时,他的继任者会举行一个仪式,正式登上王位,成为新的君主。这个仪式就被称为即位。

成语结构

  • 即位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即”,表示登上或上任,名词是“位”,表示王位或权力的位置。

例句

  • 1. 新国王在盛大的典礼上即位。2. 公司的创始人退休后,他的儿子即位成为新的CEO。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即位”与“登上王位”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正式登上王位时的庄严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了解各个朝代的皇帝即位仪式和相关的历史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即位成为了班级的班长。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即位成为了全校游泳队的队长。3. 高中生:毕业后,我希望能够即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4. 大学生:在实习期结束后,我希望能够即位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5. 成年人: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即位成为了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