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庸遴在词典中的解释
yōnglín

庸遴

拼音yōng lín

注音ㄩㄥ ㄌ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庸鄙贪吝。《新唐书·江王元祥传》:“性庸遴,所至营财产无厌。”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才浅薄,不能辨别是非。

详细解释

  • 庸,浅薄;遴,辨别。庸遴指的是人才浅薄,不能辨别是非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不够,对是非不分辨。

故事起源

  •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子问他:“何以谓之庸遴?”孔子回答说:“观其所好,而知其所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庸遴,可以通过观察他的兴趣爱好来了解他的才智和见识。

成语结构

  • 庸遴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对文学艺术一窍不通,真是庸遴之辈。2. 这个人思维狭隘,庸遴无能。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庸遴”联想为一个人的头脑浅薄,不能辨别是非,形象地描绘出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浅薄无知”、“见识短浅”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喜欢阅读,所以他是一个庸遴的人。2. 初中生:他对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很少,被老师称为庸遴之辈。3. 高中生:他的见识太狭隘,无法理解复杂的社会问题,真是庸遴无能。4. 大学生:要成为一名有见识的人,不能庸遴无能,应该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拆字解意

庸遴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