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森森
拼音bì sēn sēn
注音ㄅㄧˋ ㄙㄣ ㄙㄣ
繁体
基本解释
(1).形容碧绿而茂盛。 清 吴嘉纪 《初夏送王鸿宝之海安镇向崔朗生乞菊》诗之二:“寒芳赠不惜,持抱碧森森。”
(2).形容碧绿而幽深。 王统照 《银龙的翻身》:“有时路向山麓折去,突出的峰顶会遮断了那条长而细的白光,不意地又从石壁的乱石中间漏出碧森森的潭影。” 刘白羽 《长江三日》:“一刻钟后,船又在两面碧森森的悬崖陡壁的狭窄的江面上行驶了。”
基本含义
- 形容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景象。
详细解释
- 碧森森是一个描绘树木茂盛的景象的成语。其中,“碧”指的是绿色,“森”指的是树林,“森森”表示森林茂密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景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自然环境中树木茂盛的景象,也可以用来形容人造景观中的树木繁茂。例如在描述公园、森林、山区等地方的景色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碧森森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它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写而形成的。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以碧森森来描绘自然风景的句子。
成语结构
- 碧森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形容词“碧”和“森”组成。
例句
- 1. 这片森林里的树木长得碧森森,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2. 春天来了,大街上的树木长得碧森森,真美丽。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碧森森”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其中,“碧”可以联想到绿色的颜色,而“森”可以联想到树林。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起来,就可以记住碧森森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如“葱葱郁郁”、“绿树成荫”等,可以加深对自然环境描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公园里的树木长得碧森森,好像进入了一个仙境。2. 小学生:春天里,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长得碧森森,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3. 初中生:在山区里,你可以看到一片碧森森的森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4. 高中生:在诗人的笔下,树木常常被描绘成碧森森的样子,这是对自然景观的美好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