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鼎足而三在词典中的解释
dǐngérsān

鼎足而三

拼音dǐng zú ér sā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ǐng zú ér sān ㄉㄧㄥˇ ㄗㄨˊ ㄦˊ ㄙㄢ

    鼎足而三 

    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朱德 《祝高树勋将军起义一周年》:“我相信 高树勋 运动今后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必然会与解放区军民的抵抗, 蒋 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鼎足而三。” 郭沫若 《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他虽然是道家的中心人物,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他的师承渊源却不甚明白。”

基本含义

  • 形容三者地位或势力均等,不相上下。

详细解释

  • 鼎足而三源自《左传·昭公十三年》:“三足鼎立,一足折,庶几及?”,意为三个人或势力地位相等,不相上下。形容力量均衡,互不相让。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三者地位、势力、实力等均等,平衡的情况。常用于政治、商业等领域。

故事起源

  •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的君主昭公担心三个强大的诸侯国联合起来侵略鲁国。于是,他在庙堂中摆放了三只铜鼎,象征三个诸侯国。他希望通过这个象征性的举动来警示自己的臣民,鼓励他们团结一致,不让任何一个诸侯国占据上风。

成语结构

  • A鼎足而三

例句

  • 1. 这三家公司在市场上鼎足而三,竞争非常激烈。2. 三位候选人在选举中鼎足而三,难以预测谁会胜出。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鼎足而三”中的“鼎足而”与“三”分开记忆。将“鼎足而”理解为三个势力均衡、平衡的状态,而“三”则表示数量上的三个。可以通过想象三个人或物体站在一起,彼此地位相等,不相上下的形象来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鼎立”、“三足鼎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三个班长都很厉害,他们鼎足而三,大家都尊重他们。2. 初中生:这三个球队在比赛中表现都很出色,实力鼎足而三,很难说谁会获胜。3. 高中生:这三个学生会社团在学校的影响力都很大,鼎足而三,让我们很难选择加入哪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