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木
拼音nài hé mù
注音ㄣㄞˋ ㄏㄜˊ ㄇ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守城用具。在垛墙之间置木架,木上错综钉以竹签,并用绳系虎怕莿、石块,缠于木上,垂于墙外。敌人如果攀援上城,木石即随之下坠,使人有无可奈何之感,故名。见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守》。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无法改变、无法解决的困境或境地。
详细解释
- 奈何木源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中的一种神木。据说,奈何木生长在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困境。然而,奈何木是非常稀有的,很难找到。因此,当人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常常会用“奈何木”来形容自己束手无策的困境。
使用场景
- 奈何木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的状态。例如,当一个人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可以说“我现在就像是奈何木一样,无法找到解决办法。”
故事起源
- 奈何木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故事中描述了奈何木的神奇力量和它的稀有性质。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后,奈何木逐渐成为了一个形容人们无法解决困境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奈何木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奈何”是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无法改变”或“无法解决”,“木”是一个名词,意思是“树木”。
例句
- 1. 我现在感觉像是奈何木一样,无法解决这个问题。2. 面对这个困境,他只能选择像奈何木一样,默默承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奈何木”与无法改变的困境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例如,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看到一棵巨大的奈何木,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或解决自己的困境。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了解《山海经》中关于奈何木的故事,并探索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等,以丰富你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考试中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目,我感觉自己像是奈何木一样,无法找到答案。2. 中学生:面对家庭经济困难,我感到自己像是奈何木一样,无法改变现状。3. 大学生及以上:在面试中,我遇到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感到自己像是奈何木一样,无法找到合适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