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仲彝
拼音gù zhòng yí
注音ㄍㄨˋ ㄓㄨㄙˋ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903-1965)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浙江余姚人。192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历任商务印书馆编辑,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校长。建国后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有剧作《孤岛男女》、《梁红玉》,论著《编剧理论与技巧》等。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聪明机智,能够迅速应对各种情况。
详细解释
- 顾仲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人物,他聪明机智,善于应对各种情况,因此成为了一个形容聪明机智的成语。顾仲彝的故事传说是他在一个军队中,敌军突然袭击,顾仲彝迅速应对,保护了军队的安全。这个故事体现了顾仲彝聪明机智的特点。
使用场景
- 顾仲彝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反应的能力。可以用于赞美聪明机智的人,也可以用于自嘲或讽刺自己没有及时反应的情况。
故事起源
- 顾仲彝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具体的故事情节已经无法考证。但是顾仲彝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聪明机智的形象成为了后来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顾仲彝是一个四字成语,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记忆和理解。
例句
- 1. 他在危急关头表现得像个顾仲彝,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 我真是个不像顾仲彝的人,总是犹豫不决,错失了很多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顾仲彝的故事情节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像顾仲彝一样聪明机智地应对,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他与聪明机智相关的成语,如机智如斯、智勇双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想成为像顾仲彝一样聪明机智的人。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遇到了困难,但他像顾仲彝一样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3. 高中生:这个问题有点棘手,我们需要一个像顾仲彝一样的人来帮忙解决。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像顾仲彝一样具备聪明机智的能力,才能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