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铁券文在词典中的解释
tiěquànwén

铁券文

拼音tiě quàn wén

注音ㄊㄧㄝ ˇ ㄑㄨㄢˋ ㄨ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文体名。原为刻于铁券的誓词,后亦偶用作其他誓词。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铁券文》:“史称 汉高祖 定天下,大封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匱石室,藏之宗庙。其誓词曰:‘使 黄河 如带, 泰山 若礪,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后世因此遂有铁券文焉。其文诸集不载,独 陆贄 有之;然以安反侧之心,非锡券之本指也。今姑録之,以备一体。”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传家铁券文,直作衣鉢继。”

基本含义

  • 指确凿无疑的证据或确凿无疑的文书。

详细解释

  • 铁券文是由“铁券”和“文”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铁券”意为铁打的凭证,不可更改或撤销;“文”指文书、文件。因此,“铁券文”指的是确凿无疑的证据或确凿无疑的文书,不容置疑。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证据确凿、无法抵赖的情况。例如,在法庭上,如果有铁券文作为证据,那么被告很难否认自己的罪行。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观点非常明确,没有任何疑问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铁券文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古代文书制度。在古代,铁券是一种用铁制成的凭证,具有不可更改和撤销的特性。因此,人们将确凿无疑的文书比喻为铁券文。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铁券”和“文”。

例句

  • 1. 在这个案件中,我们有铁券文作为证据,无法否认被告的罪行。2. 这份合同是铁券文,双方都必须遵守合同规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铁券文”与确凿无疑的证据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用铁制成的凭证上写着确凿无疑的文字,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文书、证据相关的成语,如“文不加点”、“文不对题”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了我一张铁券文,证明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正确的。2. 初中生:我提交了一份铁券文式的作业,没有任何错误。3. 高中生:他提供了铁券文般的证据,证明自己无辜。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引用部分是铁券文,所有引用都有确凿的证据支持。

拆字解意

铁券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