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灶婢在词典中的解释
zào

灶婢

拼音zào bì

注音ㄗㄠˋ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女厨工。 宋 周必大 《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成四韵》:“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十:“向以为米盐凌杂,鸡豚詬誶,特老媪灶婢之所用心,及泛览于今之士大夫,乃莫不然。”

基本含义

  • 指勤劳贤良的女子。

详细解释

  • 灶婢,古代指在灶台边忙碌的女子,也用来形容勤劳、贤良的女子。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女子勤劳贤良,也可用于赞美女性在家庭中的辛勤劳动和贤良之德。

故事起源

  • 灶婢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篇中,其中写道:“有人于风后,而受其报者,未之闻也。有人于鸟鸣中,而受其报者,未之闻也。有人于灶婢之前,而受其报者,方知有报也。”这段文字意味着只有在灶婢辛勤劳作的时候,才能得到她的回报,表达了对勤劳贤良女子的赞美。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她是个灶婢,一直忙碌于家务之中。2. 她勤劳贤良,被人们称为灶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灶婢”与勤劳贤良的女性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在灶台边勤劳忙碌的女子。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女性美德、家庭劳动相关的成语,如“贤妻良母”、“勤劳致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就像一个灶婢,每天都在家里做饭、打扫卫生。2. 初中生:她是个勤劳贤良的女孩,真是个灶婢。3. 高中生:她在家庭中扮演着灶婢的角色,默默地为家人付出。

拆字解意

灶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