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股栗在词典中的解释

股栗

拼音gǔ lì

注音ㄍㄨˇ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 股栗 gǔlì
    [shiver;shake like aspen] 两腿发抖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明· 魏禧《大铁椎传》

近义词

  • 发抖、震颤、颤栗

详细解释

  • 亦作“ 股慄 ”。大腿发抖。形容恐惧之甚。《史记·酷吏列传》:“﹝ 郅都 ﹞至则族灭 瞷氏 首恶,餘皆股栗。”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髀脚战摇也。”《后汉书·窦融传》:“畔臣见之,当股慄慙愧。” 宋 苏轼 《答王定国》诗:“人言 魏勃 勇,股栗向小儿。”《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飞 乃厉声大喝曰:‘我乃 燕 人 张翼德 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曹 军闻之,尽皆股慄。” 清 黄景仁 《游九华山放歌》:“时移境换迭相望,心空股栗神魂迁。”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周大 欲动, 秦二 畏缩而股慄。”

基本含义

  • 形容极度恐惧或害怕。

详细解释

  • 股栗是由“股”和“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股”指大腿,引申为全身;“栗”指颤抖,害怕。合起来表示全身颤抖,形容极度恐惧或害怕的状态。

使用场景

  • 股栗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恐怖、可怕的事物时的心理状态。例如,面对一场惊悚电影或恐怖事件,人们可能会感到股栗。

故事起源

  • 股栗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李探花的官员,他在一个夜晚外出巡视时遭遇了一只巨大的蜘蛛。李探花对蜘蛛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全身颤抖不止,形容他的恐惧状态就是“股栗”。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名词“股”和动词“栗”组成。

例句

  • 1. 他听到了突然的巨响,吓得浑身股栗。2. 那个鬼故事真可怕,听完后我感到股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遇到了一只巨大的蜘蛛,整个身体都在颤抖,这样就能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恐惧和害怕相关的成语,如“胆战心惊”、“惊恐万状”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蜘蛛我感到股栗,好害怕!2. 初中生:听到那个恐怖故事后,我整个人都股栗了。3. 高中生:面对那个恐怖的场景,我感到股栗,不敢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