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门
拼音yī lǎng mé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伊朗门事件是和水门事件类似的一个丑闻,新闻记者把它等同于水门事件,称呼为伊朗门事件。
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所谓“圣战”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王巴列维于同年10月22日赴美治病之后,愤怒的伊朗学生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结果遭到拒绝。当年11月4日,霍梅尼的军队冲进美国大使馆,扣压了69名美国外交官,目的是以此为要挟,换取巴列维回国受审,并废除1959年签订的伊美安全条约。
卡特总统营救人质失败。但当选总统里根却通过秘密关系与伊朗达成“以军火换人质”的协议;于是,在他宣誓就职当天,就有52名人质被释放。1986年11月,里根政府违反国会法律,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换回了其余人质。同时又将出售军火所得款项的一部分暗地里用于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军。
这一丑闻揭露后,舆论哗然,新闻记者立即将这一事件比为又一个水门事件,称之为“伊朗门事件”。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事件或丑闻的起源或源头。
详细解释
- 伊朗门是指1986年美国总统里根政府涉及伊朗的一起丑闻事件,被称为“伊朗门事件”。此事件涉及美国政府以非法手段向伊朗出售武器,以及用所得的资金支持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伊朗门成为了一个具有负面含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事件或丑闻的起源或源头。
使用场景
- 伊朗门可以用于描述各种事件或丑闻的起源,特别是那些引起公众关注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
故事起源
- 伊朗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6年美国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成语结构
- 伊朗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伊朗”指代伊朗,而“门”表示事件或丑闻的起源。
例句
- 1. 这次丑闻的伊朗门已经曝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 记者们一直在追踪这个事件的伊朗门,希望揭开真相。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记忆伊朗门这个成语。回顾1986年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可以帮助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起源。
延伸学习
- 如果对伊朗门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1986年美国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以及该事件对美国政治和外交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关于作弊的伊朗门。2. 初中生:我读到了一个关于体育明星的伊朗门,他被发现使用禁药。3. 高中生:政府的伊朗门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财务丑闻已经揭开,我们终于找到了它的伊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