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刚
拼音dài gāng
注音ㄉㄞˋ ㄍㄤ
繁体
基本解释
(1).犹言好歹,总算。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收拾起,待刚睡些,争奈这一双眼儿劣。好发业,泪漫漫地会圣也难交睫。”
(2).大概;总之。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四折:“待刚来则是矜夸些金殿宇,显耀些玉楼臺,末过是玉殿金堦。”
基本含义
- 指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详细解释
- 待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待”意为等待,等候;“刚”意为刚强、果断。待刚的基本含义是指在行动之前耐心等待时机成熟,然后果断行动。
使用场景
- 待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能够冷静思考,等待时机成熟再采取行动。该成语多用于励志、鼓励、教育等方面。
故事起源
- 待刚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范睢的智士,他曾经为齐国的国君提出了一些建议,但被国君所忽视。范睢知道时机未到,就选择了默默等待。后来,国君意识到了范睢的智慧,主动找到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
成语结构
- 待刚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上总是待刚,不轻易采取行动。2. 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我们要待刚,不要急于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待刚这个成语:将成语拆分成两个部分,“待”和“刚”,可以联想到等待和刚强。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等待时机成熟,然后果断行动,展现出内心的刚强。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待刚相关的成语,例如“耐心等待”、“机不可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游戏中,我们要学会待刚,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能取得胜利。2. 初中生:考试前,我会先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然后待刚,不轻易采取行动。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保持冷静,待刚,抓住机会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