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之药
拼音duì zhèng zhī yào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针对问题的症结,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或措施。
详细解释
- 对症之药源自中医术语,病人得病后,中医师会根据病症的特点,针对性地开出相应的药方,这种药叫做对症之药。成语“对症之药”比喻解决问题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针对问题的根本进行解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或应对困难时,采取恰当的措施或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事起源
- 相传,南朝宋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曾有一位病人患有严重的头痛,孙思邈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位病人的头痛是由于胃火上炎所致。他开出了一副清热降火的药方,病人服用后头痛立即缓解。这个故事传扬开来,成为了“对症之药”的典故。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对症”作动词短语,修饰“之药”作宾语。
例句
- 1. 他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一套对症之药,问题很快得到解决。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找到对症之药,不能盲目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医生给病人开药时,根据病情开出对症的药方,以此来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医学或中医有关的成语,如“治病救人”、“斩草除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学习的方法就是对症之药,根据我们的学习特点,制定了适合我们的学习计划。2. 初中生:参加数学竞赛时,我遇到了一道难题,但我找到了对症之药,通过分析题目,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需要找到对症之药,提高学习效率,做好备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