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遁
拼音xún dùn
注音ㄒㄩㄣˊ ㄉ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逡巡。欲进不进貌。《晏子春秋·问下十》:“ 晏子 巡遁而对曰:‘ 婴 北方之贱臣也,得奉君命以趋於末朝,恐辞令不审,讥於下吏,惧不知所以对者。’” 张纯一 校注:“遁者盖取循声,以为逡字。”
基本含义
- 指官员巡视地方,察看民情,了解民生疾苦。
详细解释
- 巡遁是由“巡”和“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巡指巡视、巡行,遁指遁迹、隐藏。巡遁的基本含义是指官员巡视地方,察看民情,了解民生疾苦。它强调了官员应该密切关注民众的疾苦和需求,积极行动,为人民服务。
使用场景
- 巡遁常常用于形容官员积极主动地了解民情、关心民生的行为。可以用于政府部门的工作报告、新闻报道等场景。
故事起源
- 巡遁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据传,战国时期的齐国大夫孟尝君曾经担任过巡官的职务。他巡视各地,察看民情,关心民众的疾苦,因此被人们称为“巡遁之君”。后来,人们将孟尝君的行为归纳为“巡遁”,并用此词来形容官员了解民情、关心民生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巡遁是一个动宾短语,由两个动词组成。其中,“巡”是动词,表示巡视、巡行;“遁”是动词,表示遁迹、隐藏。
例句
- 1. 官员应该经常巡遁,深入了解民情。2. 领导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巡遁,以便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巡遁与官员巡视地方、关心民生的行为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官员穿着巡视的服装,走遍各个地方,了解民情,关心民生。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官员、民情、民生相关的成语,进一步扩展对巡遁的理解。例如:“巡视”、“巡行”、“察言观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会巡遁我们的学习情况,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2. 初中生:市长到各个社区巡遁,了解居民的生活困难。3. 高中生:政府官员应该积极巡遁,关心民众的诉求,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4. 大学生:作为一名年轻的志愿者,我希望能够巡遁贫困地区,帮助那里的人们改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