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蔽
拼音guàn bì
注音ㄍㄨㄢˋ ㄅ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充满;布满。 宋 强至 《代谢宣赐札子》:“伏以 仁庙 在位四十二载,神功圣烈,贯蔽天地;善美众鉅,莫可胜纪。”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直接、尖锐,没有任何顾忌。
详细解释
- 贯:通穿;蔽:遮挡。贯蔽指言辞直接,没有任何掩饰和顾忌,直接刺中要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言辞直截了当,直接点出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关键。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君子贯蔽,小人突蔽。”意思是说君子说话直接,小人说话拐弯抹角。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直言不讳、直截了当。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的话语直接贯蔽了问题的核心。2. 在会议上,他的发言贯蔽了会议的主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贯蔽”拆分为“贯”和“蔽”,“贯”可以联想为“穿过”,“蔽”可以联想为“遮挡”,这样就可以记住“贯蔽”的含义为“穿过遮挡,直接刺中要害”。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直抒胸臆”、“直言不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贯蔽我们的问题,让我们更容易理解。2. 初中生:他在辩论赛上贯蔽对方的观点,让观众们都为之叹服。3. 高中生:在社交媒体上,他直言不讳地贯蔽了社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4. 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需要贯蔽问题的本质,以便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