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有辞在词典中的解释
yǒu

有辞

拼音yǒu cí

注音ㄧㄡˇ ㄘ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有怨言;有正言相告。《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 周秉钧 易解:“辞,谓怨痛之辞。”《孔丛子·论书》:“ 孔子 见 齐景公 , 梁丘据 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 陈氏 戮其小臣,臣有辞焉,是故迟。’”

基本含义

  • 有言辞、有词句。形容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详细解释

  • 指有能力有口才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情感。形容人口才好,善于辞令,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或赞美一个人的口才或辞令能力。可以用来形容演讲能力出色的人,或者用于称赞一个人的辞章之美。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十四年》记载了一个关于有辞的故事。当时,郑国的大夫公孙丑因为口才出众,能够辩驳他人的观点,受到了众人的赞赏。因此,有辞成为了夸奖一个人口才出众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在辩论赛中展现出了他的有辞之才。2. 她的演讲真是有辞,令人动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有辞”与“有词”进行联想,因为“辞”和“词”都是指言辞、语言表达的意思。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口若悬河,能够随口说出优美的辞章,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口才、辞令有关的成语,如“出口成章”、“辞不达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演讲真是有辞,大家都被他打动了。2. 初中生:他的有辞之才使他在辩论赛中脱颖而出。3. 高中生:她的口才真是了得,无论什么话题都能够有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辩论社团中,她的有辞之才让她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辩手。